> 長春新聞 > “且與往昔殊”的出處是哪里

“且與往昔殊”的出處是哪里

“且與往昔殊”的出處是哪里

“且與往昔殊”出自宋代梅堯臣的《送河北轉運使陳修撰學士》。

“且與往昔殊”全詩

《送河北轉運使陳修撰學士》

宋代 梅堯臣

河隍多宿兵,兵食固所須。

幸時不戰(zhàn)斗,畜養(yǎng)安可無。

古興十萬師,七十萬家輟耕鋤。

今來歲調餉,且與往昔殊。

不使民轉挽,但使民歸租。

急緩實塞下,商賈以利趨。

關西河東亦如此,軍食雖足民實虛。

公乎抱長才,當有所畫謨,應不貸內府,重錦象牙明月珠。

邊城預自足,寧待臨事諭。

莫令漢庭臣,獨言桑大夫。

作者簡介(梅堯臣)

梅堯臣(1002~1060)字圣俞,世稱宛陵先生,北宋著名現(xiàn)實主義詩人。漢族,宣州宣城(今屬安徽)人。宣城古稱宛陵,世稱宛陵先生。初試不第,以蔭補河南主簿。50歲后,于皇祐三年(1051)始得宋仁宗召試,賜同進士出身,為太常博士。以歐陽修薦,為國子監(jiān)直講,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,故世稱“梅直講”、“梅都官”。曾參與編撰《新唐書》,并為《孫子兵法》作注,所注為孫子十家著(或十一家著)之一。有《宛陵先生集》60卷,有《四部叢刊》影明刊本等。詞存二首。